康复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康复技术>康复资讯
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发布时间:2018-08-20 13:55:25

  所谓自我刺激行为就是指主要用于感官输入和刺激的行为。五官的感觉通道都会产生不同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

  视觉:看发光物,闪光物,看转动的物体,排列物品,晃动手指

  听觉刺激:敲手指关节,嗡鸣,呼噜声,自言自语

  嗅觉刺激:闻有特定味道的物体,闻别人身上的味道

  味觉刺激:把非食物放入口中,吸吮手指,舔舐物品

  触觉刺激:拍手,咬手指甲,扭手,踮脚尖走路,撕纸

  前庭觉刺激:摇晃身体,旋转,跳跃

  综合感官刺激:旋转物品,抖动纸片,扔东西,将特定形状物品抓握塞嘴里,开关门

  实际上,自我刺激并非自闭症独有的行为,当一般人感到无聊,压力时,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抖脚,玩弄头发,转笔,踢椅子,咬手指甲,但区别在于这些自我刺激形式往往较为轻微合理(更少重复性,更能被社会接受),同时当事人通常能够在自我刺激的同时保持对重要环境刺激的注意力和正确反应。但是自闭症的孩子则往往容易完全沉浸入其中。

  自我刺激行为在机理上很像一种上瘾的行为,当孩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就会沉浸入其中时追求满足。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自闭症儿童经常遇到无法处理的环境压力,这时他们要靠自我刺激行为来去除这种困扰或者得到安慰。过多过度的自我刺激行为很容易影响到学习的过程,因此应该尽早干预。时间拖得越久行为越牢固就越难干预,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完全去除”可能是可行的目标,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有时候,能够减低频率就是合适的目标。


汕头市澄海区心语儿童康复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18103123号

技术支持:惠州易瑞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安备案 : 粤公网安备 440515020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