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训课
上课形式:一对一教学
课程内容: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社交情感及学前教育
课程目标:采用ABA(行为分析法)、RDI(人际关系介入法)等,针对不同孩子制定不同的计划。通过一对一的个别化、集中化训练,提高孩子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感统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课程内容:前庭觉、本体觉、触觉、平衡觉、专注力和手眼协调的训练。
课程目标:通过各种专项运动刺激孩子大脑的各种神经末梢,促使大脑功能改善。提高孩子注意力,配合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行为控制能力等。
3. 口肌训练课(口腔肌肉训练课)
上课形式:一对一教学
课程内容:口腔内外按摩以及口部肌能的训练。
课程目标:通过专业、正确地按摩方式,以及针对性的口部肌能的训练,提高孩子口部肌肉的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认知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课程内容:学习各种实物,模型,图卡,儿歌,人物,事情,生活情景等
课程目标:采用幼儿园的小组授课模式,培养孩子遵守课堂纪律,遵守社会常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步迈入普通幼儿园或小学。通过播放各种影像片段,提高孩子对课堂的专注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5. 音乐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儿歌、奥尔夫音乐、舞蹈、乐感的学习及乐器的使用。
课程目标:通过音乐和舞蹈来吸引孩子,提高孩子社交活动能力和模仿能力。
6. 社交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各种运动游戏和各种PCI(游戏介入法)小游戏。
课程目标: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孩子懂得游戏规则以及学会排队、等待、轮候等社会常规。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为步入正规学校做准备。
7. 精细课
上课形式:班级小组教学
上课内容:手指操、精细玩具的拼装及智力拼图玩具的使用
课程目标:通过各种精细项目的训练,提高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和小肌肉活动能力。
8. 美劳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通过涂画、折纸、剪纸、贴纸等来完成艺术作品。
课程目标:通过完成艺术作品的过程,训练孩子动手能力,握笔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9. 礼仪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学习日常生活礼仪和社会规则礼仪的儿歌、场景。
课程目标:通过图片、儿歌、动作等,让孩子更深刻的了解日常生活的礼仪和社会规则礼仪。通过学习礼仪课,掌握社会规则技巧。
10.自理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学习自理排序图片和动作。
课程目标:通过老师对自理排序卡的讲解和动作示范,让孩子掌握日常自事项,并能自行完成该事项。
11.教育课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学习标识和标识的意义。
课程目标:通过老师对教育卡的讲解,让孩子掌握标识的意思,以及日常遇到标识时,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12.个人工作系统
上课形式:班级组教学
上课内容: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各种精细玩具的拼装及智力拼图玩具的使用。
课程目标:采用结构化教学理念,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学会自由支配一节课(30分钟)时间。通过完成精细玩具的拼装及智力拼图玩具,提高孩子精细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和小肌肉活动能力。